文|林作新
這幾天和做整裝的朋友聊設計主導權的問題。
整裝的由來,是原來的裝修商,承接了業主買的毛坯房,開始包工包料,然后延伸到配上家具、窗簾、燈、櫥柜、衣柜……等等,再后來將導購變為設計師,并且搞了實景樣板間,所見即所得。
開發商主導
整裝是承接了本來應該是地產開發商的活。在國外,買房交房應是:屋內的墻面平整刷漆了,木地板瓷磚鋪了,櫥柜、衣柜裝了,空調、所有插座都有了,電線、管道等都在墻里頭,業主只要到家具店買家具,就可以入住了,哪里有什么拆墻敲地,搞的烏煙瘴氣的?
房產開發商財大氣粗,他們有資源,可以聘專業的建筑師、設計師(真正的設計師),根據房型以及流行趨勢,設計室內的所有固裝、定制等等,他們是設計的主導。
整裝公司主導
但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,還沒有找到“平衡點”,有些開發商可能未盡心盡力將上面這些工作做好,而購房者的訴求與期待,也可能過高,甚至是無限高的要求,吹毛求疵,什么樣的人都有,什么樣的要求都有,因此,造成開發商視精裝修工程為“畏途”。
這就留下一個商機,讓給裝修商,裝修商比起開發商小得多了,可以有時間和空間和購房者周旋,互相滿足對方,開發商可付不起這樣的時間、人力和商譽成本的。
然而裝修商的起點低,資源少,一下子要背負起這么復雜的工作,用唐人的話說是:多品類集成。有多少品類呢?泥土砂石、膩子油漆、馬桶淋浴洗面盆、地板家具天花板……不要說去集成,我聽了都覺得累,當然整裝公司也是將這些活,分包出去的,那么,就得有人統管,除管工期、管質量等等,主要還得有管設計的。
設計師要根據消費者的要求,將房子的軟、硬裝設計出來(能設計出來已經很了不起了),交業主修改,然后交施工單位,施工單位要拆圖,理解圖紙,然后施工,之后業主肯定會不滿意,再修改……!
就這段就有許多難點了,首先是設計師,中國哪來的那么多設計師?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,最多是能用CAD畫圖,然后東抄西湊,再加上完全外行的顧客的瞎指揮,自由心證,七改八改出來的設計,天知道會是什么樣?
就這樣,還想掌握設計主導權?太不可思議了!
經過幾年的折騰,這個行業終于也有新發展,逐漸有人提出“標準化”。其實顧客不懂什么設計的,搞三幾套固定的設計,互相套用,也就可以了,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,慢慢淡化設計,使之簡化,幾套成熟的方案來回用,也可以省事,可以操作了。
不幸的是,近年又有所謂的設計師提出新口號“個性化”設計,整裝家裝老板信了,駐店導購“設計師”也信了,最糟的是,顧客不知道怎樣被宣傳了這個觀點,也信了,比過去要求更“個性化”了。
本來從無序逐漸走向有序(標準化),現在又回到無序了。
提個性化的人,不知道個性化的基礎是什么,個性化的基礎是風格化,有了風格,才談得上生活方式。
比如說我想要一個美式的生活方式,那么我們從地面到墻面到天花板、窗簾等等,都得一致,當然一個家,家具是主體,美式生活方式就得要有美式的家具,形成一個整體,有了統一的風格,才能營造一種生活方式。
但是,現在整裝里頭,一定有定制家具,那是一些板式的,直來直去,無風格可言的東西。
上海家具雜志前主編,許美琪老師曾這樣說:現在的“全屋定制”等定制家具風靡業內,實際上,定制家具的這種流行如同包豪斯的現代主義開始時那樣,用千篇一律的“盒子式”的建筑來取代19世紀后期和20世紀初期的新古典主義建筑一樣,包豪斯建筑的工業化的冷漠、缺少藝術性和人情意味的建筑,到戰后就很快被有機風格、后現代主義等風格所揚棄,家具必須是具有個性的,充滿人情意味的,這才能長久,也才能使人感受生活的溫情和意義。
許老師說出了家具風格與生活方式的關系,有了風格,才能有個性,才能使人感受生活溫情和意義。
以定制為基礎的整裝,怎樣整出個性化?東北人說:這咋整呀!
不過,我認為這種局面終將會回歸正常的,中國是地球上的一個國家,發展途徑會和發達國家相似,硬裝設計的主導權,一定會回到開發商手中,定制家具一定會成為B2B的業務,那肯定是標準化的,中國政府,終將也會限制業主敲墻鑿地那樣胡搞的。
家具公司主導
將來的大市場,會是舊房翻新,這個市場會是怎樣的呢?我們不妨想象一下:
——工業化、城市化深入,人們摒棄了農業時代的思維,崇尚斷舍離,不要那么多櫥柜收納廢舊雜物了,法律法規也比較完善了,太高的柜子沒有人敢做,怕取物跌倒引起的法律訴訟等問題。
——舊房翻新最大的工作,可能是拆除以前的定制櫥柜,這些櫥柜由于是密度板、刨花板為主材,三五年之后,不是合頁螺絲脫落,就是塑料皮封邊脫落……
——那時的設計主導權,是在整裝公司手里,還是在家具公司手里?如果顧客比較成熟了,想要一種家具風格,甚至軟硬裝的風格,那么,設計師的主導權,是應該回到家具公司手里了,家裝只是為家具風格配套。
來源:家仕伯家具
最近又發現一個新名詞,又是廣東的公司們創造的——整家定制,我看了半天,其實就是風格化的家具系列,家具客、餐、臥統一設計。
我們的家具產品,本來就是如此,何必又創造什么新名詞?
聊天的朋友告訴我,創造新名詞也是為了爭奪設計主導權,爭主導權為了什么呢?為了爭訂單,設計我全包了,什么全案設計(又是新名詞)那裝修、家具什么的,我也就通吃了!
至于我有沒有能力設計?設計成什么樣子?那都無所謂了。
創造新名詞,就是為了搶奪市場。
原來如此!
版權聲明:本網送審所有文章內容,版權均屬泛家居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 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/發表。已經得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泛家居網”,并標明本網網址www.jingmendaqin.com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熱線電話:023-63892290
推薦專欄
“新中式”概念是誰提出的筆者未曾找到資料考究,但大約可以確定的是繼2014年曲美推出萬物、2015年左右推出乾坤、華日推出多少之后,中國家具界迎來一個現象級的變化... 【詳細】 |
行業觀察
熱點話題
泛家居大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