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題記】
潮起兩江
奔涌四海
回望重慶家居過往30年斷代史
應該看到它彌足珍貴的啟示
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
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
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
重慶家居人生生不息奮斗不止
基于歷史的演進,聚焦重慶家居風云變幻最為劇烈的近30年的發展進程中的企業、個人和大事件為基礎,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、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指導,重慶家具行業協會、重慶市定制家居協會、重慶市建筑裝飾協會、重慶市家居行業商會、重慶市涂料涂裝行業協會、重慶市地板行業協會、重慶市陶瓷協會、重慶市暖通及管道安裝行業協會、重慶市家用電器服務企業聯合會共同主辦《重慶家居三十年》大型主題活動。同期啟動大型系列訪談,通過對行業共建者、筑夢者、傳播者、追光者們的走訪調研和紀實性文學創作,以他們的視角回顧重慶家居行業的崢嶸歲月,探尋未來行業發展脈絡。
近30年來,重慶家居行業經歷了波瀾壯闊的發展與變革,留下太多太多的精彩時刻和動人故事,更醞釀著新的未來和機遇?!吨貞c家居三十年》大型系列訪談以“重慶家居30年的奮斗史”為主題,采訪了一批行業筑夢者,他們是重慶家居行業的建設者,他們親歷行業發展,見證了重慶家居行業的波瀾壯闊。
本期人物走進重慶宏宇家具創始人之一/原重慶家具一廠廠長梁成仲,聽他講述重慶家居三十年的江湖風云故事以及那段崢嶸歲月。
重慶家居三十年|梁成仲:回報社會,不忘初心
一名公社木器廠的木工學徒,后來居然成了當年重慶家具業的龍頭企業,重慶家具一廠的領頭人;臨危受命,以55歲的“高齡”重返特困企業,卻僅用了短短8個月的時間,就實現了扭虧為盈……
梁成仲人生中的這些高光時刻,讓他在重慶家居業的同行們口中,戴上了揮之不去傳奇的光環,但在老爺子自己的嘴里,過往的一切卻是那樣云淡風輕,他說自己不過是受到父親梁樹林老先生的影響和教育,打小養成了勤奮、好思、好學的好習慣而已,“是知識和技術,讓我終身受益!”
傳說:廠長是怎樣煉成的
梁老為之付出了滿腔熱愛,并奮斗一生的家具事業,起步于沙坪壩小龍坎公社木器廠。
1960年南開中學初中畢業的他,原本考入了成都一機工業??菩W習機械專業,但61年因糧食短缺,學校停辦,加上家境貧困,作為9個兄弟姊妹中長子的他,主動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。
在僅有一臺元鋸,打眼、開榫、組裝全憑手工操作的木器廠里,他從學徒工干起,卻立下了爭當八級木工的宏愿。他白天一絲不茍地學藝,晚上還會到街道辦的夜校教書,每晚兩小時四毛錢的補貼一度讓他興奮不已,要知道他當時每月的工資才只有區區13元!
1964年,小龍坎木器廠與高家花園木器廠合并,更名為重慶家具一廠,同年梁老被選派至重慶市第二輕工業局干部學校學習財會經濟管理,一年后回廠,先后擔任了業務員、技術員等職。
那年頭,像梁老這樣既懂木工技術,且精于制圖,又懂財務,會成本核算的人才,并不多見,他很快脫穎而出,在39歲時即正式被聘為家具一廠的領航人。
在他的帶領下,家具一廠這家擁有600余名職工、六大車間,當時重慶家具業的龍頭企業,很快收獲了年產值2000萬元的亮眼戰績?;厥淄?,梁成仲老人感慨萬千,最值得欣慰的就是,自己始終將產品創新、技術革新放在了第一位。
1980年,他設計的臥室套裝家具,在全國家具評比中勇奪第一名,同時受到輕工部家具司、重慶二輕工業局和重慶家具總公司的嘉獎。之后,他設計的產品、創新的技術,頻頻在省市家具競賽中奪魁:“空心格子板”新材料曾獲重大科研四等獎,在重慶市市委小禮堂授獎;墻體組裝家具,則在全國性家具期刊中發表,并獲得一致好評;光敏涂料生產流水線,在國家輕工部、重慶市二輕局、重慶家具總公司提供的大力資金扶持下,也成功投產,極大改善了漆工的工作環境,提高了效率及質量……
所有這些大膽創新的背后,是梁老最樸素的市場意識,他說:“我事先是做過市調的,發現消費者已經不喜歡自己一件一件組裝家具,于是就有了把當時家庭裝修流行的床、大柜、平柜、桌椅等組合設計的想法?!边@在當時堪稱超前的意識,讓家具一廠的產品熱銷,并很快成了各路廠家爭相效仿的對象。與此同時,技術崗出身的梁老還尤為注重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升,不間斷地發表期刊文章,并結合多年的實操及在重慶家具技校的授課經歷,為重慶家具總公司編寫教材,這本《家具工藝與工序》包含了家具工藝、工序、下卡學表、成本計算、材料性能等多項專業內容,先后培養出20余名家具技術骨干。
一步一個腳印,梁老就這樣實現了從學徒工到技術員,再到工程師、技術科長,最終到專家型廠長的蝶變!
傳頌:一把藤椅如何風行
1988年,因種種原因,梁老辭去家具一廠廠長職位。調到重慶木制品技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相對清閑的工作就讓梁老拍案而起:“四十幾歲就‘耍起’,這樣的日子過起不是個滋味兒!”
他找領導辦理了停薪留職,并向組織借了1萬元啟動資金,租下兩間教室當作生產場地,帶起孤零零的一名油漆工,就獨立開辦了家具廠。
一不小心就成了下?!芭眱骸钡牧豪?,萬萬沒有想到,自己勇敢開啟的創業之路,竟成了后來“宏宇家具”的創始之路。
資金少、場地小,逼得在家具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梁老獨辟蹊徑,他找到生存之道,仍然是開發新產品,并且將這個產品做成市場上無可替代的“獨門沖”!
于是,一把神奇的藤椅誕生了,這就是梁老他們全力打造的組裝式藤椅。
他先向重慶科研所購買作為部件的曲木毛坯,再到農村加工木框,再運回公司進行最后的打磨、編藤、組裝、油化……梁老多年來在業內累積的良好口碑,在創業艱難時期,也產生神奇的效力,不少材料商對他們給予了絕對的信任和支持,拍起胸脯說:“等你賺了再給我(材料費)!”
結果,這款設計新穎、質量過硬的產品風行一時,頭一年銷售就高達60多萬,資金也快速周轉達30余次,遠超同時期家具行業普遍的一年周轉3次左右。
傳奇:“死馬”復活的秘密
新廠產銷日益紅火之際,梁成仲卻接到了上級領導讓他重返家具一廠任廠長的邀請。
特困企業,600多號員工發不起工資,報銷不了醫藥費……這個燙手的山芋,讓當時已年過55的梁老身邊,響起一片反對聲,但在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,他最終還是決心一試,梁老說:“有不少老職工甚至登門請求我出山,我答應他們,一是想為建國后第一代家具人爭口氣,二是出于一顆感恩的心,一廠培養了我,我不管誰管!”
回廠頭一個月,梁老就以私人的名義對外借款15萬元,發放工資,重燃職工們的希望。
有了這點流動資金,讓梁老有資本重新起祭了他所一貫擅長的產品革新的大旗。
他牢牢抓住一廠的拳頭產品教學家具,在鞏固重慶市場的基礎上,成立30余人的銷售團隊,在全國范圍內拓展市場;在市調中,他還敏銳地發現了一款高利潤的新型板材,并積極學習相關技術,很快便從湖南長沙購進材料,著手生產;防盜門的商機凸顯,他又帶領工人們借助之前鋼家具的制造基礎,將防盜門的生意悄然鋪開……
設計全新制度,是梁老在扭虧為盈過程中的又一秘密武器:他化整為零,將一廠劃分成6個分廠,分別鎖定民用、辦公、教學等不同品類的產品,分兵突圍,責任到位,加大各分廠新產品發展。
與此同時,強化人才和激勵政策,當時廠內人心渙散,有些優秀的銷售員甚至去了車間,秉承人盡其用的原則,梁老拋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,諸如銷售員擁有基本工資,年銷售額達百萬元,額外獎勵一萬元等等,“當年就有3名銷售員完成了百萬元的指標,除了獎金,廠領導還親自為他們佩戴上了大紅花,全廠員工史無前例的士氣高漲!”
重慶家具一廠也在歷經了8個多月的奮戰后,奇跡般地扭虧為盈。
隨后的五年,不僅職工的工資收入翻番,一廠的賬戶上,也從拖欠銀行的200萬元,到梁老離任前,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,還多出了1650萬元的存款。
時任重慶市經委主任的張復同志為此專程來到家具一廠看望梁老,詳細了解情況后,指示重慶日報大力宣傳,《死馬復活的奇跡》、《一個紅包幾多辛酸》等報道在重慶日報頭版大幅刊登——梁成仲和家具一廠鑄就了屬于他們的傳奇。
傳承:“宏宇”的創新基因
1993年,梁老重返家具一廠時,將當時還只是一棵幼小樹苗的宏宇家具廠,交到兩個兒子梁永宏、梁永勝兄弟手中,至今,兄弟二人都清晰地記得父親語重心長的三句話囑咐:“做企業,第一是學會做人,第二是要懂得感恩,第三是在財富積累的同時,尤其不要忘了對知識和技術的積累?!?/p>
多年來,兩兄弟始終牢記父親的教誨,在宏宇新廠兩千多平米的展廳內,梁老當年產品設計的獲獎證書被精心地保存在了玻璃展柜內;迎面的背景墻上,七巧板拼成的上升圖形,還標識著宏宇公司03年進入高校市場,12年成立國際研發基地,18年銷售破億等一步步輝煌壯大的足跡,梁老說:“當年小樹苗之所以可以長成今天的參天大樹,靠的就是這樣的傳承,也唯有把人做好了,知識學好了,培養出一顆感恩社會的愛心,才能做好企業,我們更應該做好精神上的傳承、知識上的傳承?!?/p>
版權聲明:本網送審所有文章內容,版權均屬泛家居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 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/發表。已經得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 泛家居網”,并標明本網網址www.jingmendaqin.com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熱線電話:023-63892290
推薦專欄
“新中式”概念是誰提出的筆者未曾找到資料考究,但大約可以確定的是繼2014年曲美推出萬物、2015年左右推出乾坤、華日推出多少之后,中國家具界迎來一個現象級的變化... 【詳細】 |
行業觀察
熱點話題
泛家居大數據